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 / 预决算公开 / 财政预决算
  • 索引号: 15239321M/2024-00023
  • 发布机构: 大理州财政局

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219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一、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依法组织实施州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地方财政预算,统筹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狠抓增收节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财税工作迈出新步伐,圆满完成了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目标任务。

㈠全州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4937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4%,比上年增收100212万元,增长25.5%。其中:上划中央和省级税收收入265972万元,比上年增收59885万元,增长29.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7817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5%,比上年增收40327万元,增长21.5%。全州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08513万元,比上年增支107026万元,增长21.3%

财政总收入分征管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273123万元,比上年增收56837万元,增长26.3%;地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55815万元,比上年增收26776万元,增长20.8%;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64851万元,比上年增收16599万元,增长34.4%。

全州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7817万元,中央和省各项补助收入396563万元,调入资金1127万元,上年滚存结余8152万元,收入方总计63365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08513万元,上解支出11581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500万元,支出方总计622594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1065万元,其中项目结转支出7305万元,净结余3760万元。

㈡州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84700万元,比上年增收34985万元,增长23.4%。其中:上划中央和省级税收收入143919万元,比上年增收28272万元,增长24.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7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1%,比上年增收6713万元,增长19.7%。州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7262万元,比上年增支663万元,增长0.9 %

州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781万元,中央和省各项补助收入396563万元,县市上解收入32006万元,调入资金105万元,上年滚存结余7071万元,收入方总计47652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7262万元,上解支出11581万元,补助县市支出37847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00万元,支出方总计469321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7205万元,其中项目结转支出7105万元,净结余100万元。

州本级预算执行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年初预算的11%部分,根据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用于对县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对州内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补助;具体项目和补助情况已向州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

以上均为快报数,决算数还会有一些变化。我们将在省财政厅批复后,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2007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努力培植财源,财政增收实现了新突破。一年来,各级财税部门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工业发展、项目储备和财税政策调控为重要抓手,做大财政蛋糕。在工业发展方面,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7971万元,比上年增加9404万元,增长50.6%;州级财政连续5年安排工业园区建设资金1000万元,帮助各县市建成14个工业园(小)区;择优扶持蝶泉乳业、祥云飞龙、力帆骏马、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强企业。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700万元,论证储备了一批工业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安排企业融资担保资金1000万元,为缓解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了税源基础。充分利用“金税工程”,创新征管方式,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建立重点税源、重点项目数据库,有效防止了税收流失;进一步拓宽了非税收入增收渠道,实现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同步增长。全州财政收支增量双双突破了10亿元大关,其增量均为历史以来最大的一年。

2、优化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财政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一是努力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经济加快发展,全州经济建设支出完成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重点支持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城镇发展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丽铁路、祥临公路、关巍公路、兴盛大桥、祥云和宾川大型灌区建设、引洱入宾北干渠、大理学院、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着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银政合作,促成一大批市政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教育贷款减免支持,有效缓解了全州各级财政的压力。二是增加“三农”投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继续增加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全州财政支农支出完成71954万元,比上年增加11830万元,同比增长19.7%;继续加大对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年州级财政共投入4700万元,带动各类资金46213万元,重点用于实施“866工程、小康示范村建设和村容整治工程。全面推行“一折通”,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6353万元,比上年增加2.5倍。三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州用于教育的支出达122130万元,同比增加20461万元,增长20.1%;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和学生生活补贴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方面;科学技术方面支出6573万元,比上年增加1180万元,增长21.9%,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继续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工作,全年共发放奖补资金985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州12县市共有参合农民267.83万人,参合率达89.4%;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安排6442万元,确保17.5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待遇的全面落实。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77379万元,比上年增加13090万元,增长20.4%,确保了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工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重点支出;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规划,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财力支持,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3、深化财政改革,财政履职能力有新提高。按照“深化改革,强化监督,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州级77个部门、155个单位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强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调整了部门预算编审系统,细化预算编制,使政府预算做到反映全面,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全州12县市、470个部门、999家单位已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预算单位各类资金账户取消率达20.3%,切实提高国库资金调度能力;当年累计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达47639万元,是上年的1.35倍。二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和开标、定标结果和相关信息的公告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制定《大理州州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试行办法》、《大理州州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和使用办法》,加强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的审批、备案制度建设;全州完成采购金额22310万元,比上年增加4319万元,增长了19.4%;节约采购资金2022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3%。三是开展津贴补贴清理和规范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对全州2005年、2006年的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认真清理、核查、分析、测算,及时拟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大理州州级机关(参公)单位津贴补贴规范方案》、《大理州州级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方案实施办法》,并对各县市的“规范方案”进行了审批;按照“单位申报,人事审批,财政保障,银行代发”的程序,圆满完成了全州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规范兑现工作。

4、加强财政监督,财政管理迈上新台阶。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大理州州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大理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大理州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的拨付审批管理,加强全州财政系统及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动态监管,完善内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摸清了全州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人员编制和资产“家底”,为今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和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大理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机制,完成大交集团、路桥一公司等的资产处置工作,规范了州级各单位的交通工具和其他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全面清理县乡债务,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进一步明确政府性债务偿债主体,划清偿债责任;建立政府信用贷款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度;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向上争取扶持、制定相关激励奖惩措施等方法,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就业和再就业资金、血防资金、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资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的跟踪问效,切实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大力宣传培训《新企业会计准则》,成功举办全国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大理赛区的竞赛,对全州会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5、强素质,转作风,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求实创新、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狠抓财政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举办了财政执法、会计、经建、绩效评价、计算机等业务方面知识的培训,积极依靠科技手段创新财政管理模式,“金财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广大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推进文明和谐机关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治理政府采购和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商业贿赂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2003年以来五年的工作,全州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五年来,全州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实现了翻一番。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24.46亿元,增至2007年的49.38亿元,年均递增15.1%,相继登上30亿元、40亿元的新台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2002年的10.63亿元,增至2007年的22.78亿元,年均递增16.5%;财政收入总量和增幅连年超额完成州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州委、州政府下达的奋斗目标;财政总收入超过亿元的县市已从2002年的2个发展成为10个。五年来,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围绕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供资金保障。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连续迈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的新台阶,支出规模从2002年的27.22亿元,增至2007年的60.85亿元,年均递增17.5%。同时,州财政还通过注入资本金、银政合作、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政策资金引导扶持等方式,加快工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支柱产业的培植步伐。五年来,我们按照集中资金解难事的原则,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州财政通过努力超收和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压缩州本级支出,加大对各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累计下达各县市各种补助总额达115亿元,占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以上,州以上各级转移支付规模也从2002年的13.3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37.85亿元,增长2.85倍;县级人均财力由2002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万元。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创新,推动财政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收支分类、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澄清了政府性债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政有偿资金的“家底”,不断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夯实财务会计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全州财政工作仍然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全州财源结构较为单一,支柱性的财源群体有待进一步培植;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财政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加大,清理化解政府性债务工作十分紧迫;一些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与新时期财政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全州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州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按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要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化财税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狠抓财政增收,增强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建议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作如下安排:

㈠全州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安排58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6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70141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全州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268900万元,税收返还收入71600万元,原体制补助15084万元,上级专项补助1580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176946万元,调入资金1000万元,上年结余11065万元,收入总计71466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701416万元,上解支出12244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000万元,支出总计714660万元,收支平衡。

㈡州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8年,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20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44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州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2985万元,比上年增长7.4%。

州本级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 44875万元,原体制补助15084万元,税收返还收入716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335736万元,县市上解收入32785万元,调入资金65万元,上年结余7205万元,收入总计50735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8298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11121万元,上解支出12244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000万元,支出总计507350万元,收支平衡。

2008年,预计我州经济将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基础,改革资源税和城镇土地占用税、规范调整非税收入管理等财税政策,以及加强税收征管也会增加部分财政收入。但是,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加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后可能影响部分冶炼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财政增收。经过综合分析,预计2008年全州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将有所减缓,在编制全州预算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财政收入增长按照高于GDP增长进行安排。州本级预算由于受中央和省“弱市虚乡”政策的实施以及州级财源结构单一等影响,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只能增长10%左右,可用财力增长有限;由于津补贴等收入分配政策的实施,基本支出大幅度增长,导致项目支出增量较小。从州本级项目支出增量较少的实际出发,项目支出的安排坚持零基预算,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新增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方面的重大项目及重点工作;州本级预算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有保有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收支平衡,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

三、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2008年预算目标的圆满完成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实现财政预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努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克服各项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确保财政的持续增收。深入研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跨区域经营企业税收转移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控,严格执行减免退税政策,扩大查账征收范围,防止税收流失。充分利用“金税工程”等现代化手段提高征管效率,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组建好州县非税收入管理局,不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足额规范地收取国有资本收益、矿产资源、水资源有偿使用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管理,研究落实土地收入各项政策,确保土地收支全额纳入本级地方政府基金预算管理,使这些非税收入真正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实现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同步增长。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和骨干财源,逐步形成重点县率先发展、一般县加快发展、贫困县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强县乡财政的保障能力。

㈡继续增加投入,支持解决“三农”问题

州级预算安排农业方面的资金10000万元,比上年增加745万元,增长8%;继续安排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建设资金3400万元、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1200万元,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补助500万元,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安排对中央和省农水项目配套资金1395万元,进一步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农村劳务输出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面向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和扶持生猪、乳牛、肉牛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完善“一折通”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以化解农村“普六”、“普九”债务为突破口,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妥善清理、化解基层政府性债务,继续完善债务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新增政府债务,为基层政府加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财力支撑。

㈢发挥财政引导调控作用,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引导调控作用,推动我州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一是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顺利实施。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250万元,推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储备,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三是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支持“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安排企业贷款贴息500万元,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潜力;安排企业上市补助500万元,支持下关沱茶、祥云飞龙、滇西水泥、力帆骏马、大理药业、大理旅游集团等企业上市;安排资源勘探费300万元,进一步做好州内矿产资源的勘探;安排融资担保平台建设经费150万元,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注入资本金1500万元,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提供融资担保。四是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景点品位,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交通建设资金补助4000万元,重点用于大丽铁路、关巍公路、平甸公路、县乡油路等州内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补助,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㈣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州本级安排教育方面专项资金3528万元,比去年增加580万元,增长19.7%。安排高中改革与发展补助资金800万元,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安排职业教育经费800万元,主要用于大理农校农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和部分职业学校建设缺口资金补助;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寄宿制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650万元,不断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和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配套资金600万元,争取完成7万平方米的校舍维修改造,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安排卫生方面资金1299万元,增长11.5%。主要用于731个村卫生室建设配套补助和6个县医院、2个中医院、2 个妇幼保健院、2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资金配套;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对全州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个人承担的参合资金给予全额援助;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三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州本级安排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248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94万元,增长109%。其中: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38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086万元,增长3.6倍;安排资金330万元,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安排资金220万元,用于对25个社区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建设资金补助。四是大力支持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安排科技科普经费820万元,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安排文化专项经费335万元,比去年增加160万元,增长91.4%,重点支持好32个乡镇文化站和500个行政村文化室建设,建好20个“农民文化大院”;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五是促进社会稳定。继续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法部门执法条件,支持新一轮禁毒、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深入开展。

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支出标准设定,强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不断促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互动机制,切实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部门,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严格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继续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财政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配置。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单位资金和账户的动态监管,最终实现一个预算单位只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库工作,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和分析的效率。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益。

二是加强财政监管,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事前参与预警、事中跟踪防范、事后审核问效的多层次、全方位“大监督”格局,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全面清理“小金库”,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严格资金拨付的审批程序,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专项审计和重点检查,特别是对国债资金、社保资金以及各项专款的拨付、使用过程的监管,减少资金拨付环节,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促进各部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规,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三是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推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求实创新、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的目标,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以“金财工程”建设为平台,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以加强干部队伍“三力”建设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指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推动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各位代表,完成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艰巨,工作繁重,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州委的领导下,按照本次会议对财政工作所作出的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州政协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全州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大理作出新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