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 索引号: 09553332E/2022-00010
  • 发布机构: 大理州洱管局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关于对大理州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95号提案的答复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吉小冬委员:

您在大理州政协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漾水入洱苍山生态管廊工程纳入洱海保护治理‘六个两年行动’”的提案已交由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在认真分析当前洱海保护治理形势和漾濞县域水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漾水入洱苍山生态管廊工程纳入洱海保护治理“六个两年行动”的提议,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向上争取协调项目审批、多方筹集资金保障项目实施的建议。

2015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专程来到大理,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并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洱海保护治理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大理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生态环境部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从“国之大者”的高度,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坚决打赢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切实担负起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的首要政治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全力以赴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通过努力,2021年洱海保护治理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洱海全年未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已连续两年实现水质为“优”。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取得的工作成效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正如您所提到,洱海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是当前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洱海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对引漾入洱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后受滇中引水工程整体布局影响,后续工作未再继续推进。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洱海流域水资源总量锐减,生态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2017年大理州再次启动了洱海补水项目的谋划工作,计划通过外流域引水的方式增加洱海入湖清洁水量,促进水体循环,改善和提升洱海水生态环境。从水系分布来看,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北方、东北方较大的河流为金沙江,东面有达旦河,南面为元江,西面为澜沧江支流黑惠江,从黑惠江上实施补水工程最为合适。经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不同补水方案的比选,综合考虑水资源量、工程投资、生态影响等因素,桃源水库工程方案工程措施简单、输水线路短、投资省、自流引水、运行费用低,涉及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红线范围,是洱海外流域补水的较优方案。

桃源水库工程位于大理州剑川县和洱源县境内,由枢纽工程、引水工程、输水工程三部分组成,设计水库总库容为1.12亿m³,建设规模为Ⅱ等大(2)型,计划总投资约55.48亿元,建设总工期54个月。工程主要任务是置换洱海流域部分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洱海入湖清洁生态水量,为洱海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建成后,可置换洱海流域灌溉面积16.4万亩,将洱海流域现状部分供给农业灌溉的水量(海西海水库、茈碧湖水库)置换后还于洱海,增加洱海入湖清洁水量0.78亿m³。

目前,桃源水库工程已列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云南省水利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南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2020)》、《云南省“十四五”兴水润滇工程规划)》、《洱海保护治理规划(2018-2035年)》等国家和省、州重点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目前已完成大理州黑惠江(西洱河汇口以上)流域综合规划、黑惠江流域(西洱河汇口以上)规划环评专项报告、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建设项目选址踏勘论证报告、土地用途调整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等共计20个专题,现正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补正意见抓紧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完善工作,待报告书获批后将及时组卷报送至省发改委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目前,该项目已争取到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按国家相关政策,中央资金补助项目投资的60%,同时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投融资改革试点给予大力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转型发展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局将协调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按照“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的要求,积极推进苍山东坡、西坡与洱海的保护治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及建议,并一如既往地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20227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