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艳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肩负着传承与发扬乡村文化、实现乡村社会全面振兴的时代重任。在这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然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文化治理作为重要的一环,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诸如,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如何引导乡村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现代化转型与传统传承的有机结合;如何吸引和留住乡村人才,为乡村文化治理提质增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如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均是当前乡村文化治理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对乡村文化治理进行深入探讨,以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笔者就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健康发展提几点建议:
提升乡村文化认识。乡村文化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民俗传统和生态智慧,是乡村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有时被视为落后、保守的象征,其价值容易被忽视。因此,需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价值,将其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同时,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认识需要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既要尊重和保护乡村文化的传统基因,又要引导乡村居民在现代化背景下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要加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要加强乡村居民的文化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山西省高平市通过发掘炎帝农耕文化,打造“五彩”现代农业,不仅实现了乡村产业的振兴和文化传承,还增强了乡村居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文化广场等,为乡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群众实际的文化服务。另外,还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设数字文化平台、推广电子图书等,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此外,应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文化工作队伍。如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该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文化纪念馆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汲取优秀文化元素,丰富和发展乡村文化。并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乡村居民对外界的了解与认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此外,应建立乡村文化治理的多元参与机制。乡村文化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乡村居民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政府与乡村居民,推动文化治理的实施;乡村居民则应积极参与到文化治理中来,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塑造乡村文化共同体。以广东省紫南村为例,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治理,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注重凝聚文化力量、塑造文化共同体。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和渠道,积极传播乡村文化理念,展示乡村文化成果;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乡村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深入挖掘和整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建筑、饮食、服饰、文艺表演等,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乡村居民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此外,还可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间,应注重发挥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乡村文化宣传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以景德镇市荷塘乡为例,该乡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资源,通过举办手工艺培训班和展览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手工艺技能水平,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宣传手段,推广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治理不仅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手段,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要通过有效的文化治理,将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并持续深化对乡村文化治理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文化治理新模式。如此,方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推动乡村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作者单位:云龙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