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大理 > 大理概况

总体概况

  • 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来源: 大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州府驻地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4%,坝区面积占6.6%。东西最大横距320多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70多千米。全州辖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共111县,110个乡镇,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2022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男183.6 万人,女18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3万人,占总人口的52.8%,其中白族人口125.1万人,占总人口的34.3%。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统一的封建国家,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白族先民为主的大理各民族,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本土文化,并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主动汲取、接受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进而形成了白族博大包容的和谐文化,被西方学者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

——大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中部点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与洱海珠联璧合;东部金沙江流域,地势平缓、沃野棋布;西部澜沧江、怒江流域,重峦叠嶂、景色壮丽;高山盆地之间镶嵌着明珠玉镜般的洱海等湖泊,终年碧波荡漾,构成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四时有奇葩的自然景色。大理州气候属于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显著,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州内海拔最高4295.8米,最低730米,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C~0.7°C,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气温:全州各地年平均气温12~19℃,最热(六月)月均温在19°C~25°C,无候平均气温≥30℃的酷热期,35℃以上的高温日数一般不出现或出现甚少。最冷(一月)月均温在5.0°C~13°C,无候平均气温≤0℃的严寒期,年温差12°C~14°C。一天内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在13°C~20°C。降水:全州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3~9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5~17%。全州年平均降水量836毫米,最多大理市1055毫米,最少宾川仅有564毫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各地无霜期225~345天,无霜期较长。

——大理,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佛教圣地鸡足山、道教名山巍宝山、石窟瑰宝石宝山和高原明珠洱海,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自治州首府大理是第一批国家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最中国文化名城等桂冠于一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金属矿产20种,非金属矿产25中,金宝山铂钯矿是全国第二大矿,大理石最负盛名,已探明贮量达1.6亿立方米。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供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生物多样性使大理成为著名的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

——大理,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公路、滇藏公路交汇地,古为“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现为云南省规划建设的滇西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滇西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结合,城乡连通,辐射周边的立体交通网,北可进川藏和印度,南可通往老挝、越南等国家。

最终确认时间:2023年3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