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贯彻落实,现就《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期间,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先后启动了“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和“流域转型发展”等重大举措,实施了“环湖截污”等一批重大工程,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十四五”期间,洱海仍处在敏感的富营养化转型期,洱海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科学谋划和编制好《洱海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既是贯彻落实国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部署要求,也是破解当前洱海保护治理瓶颈,新形势下巩固提升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果的迫切需要。
二、编制依据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规划》作为我州“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中,《规划》充分对接《云南省“十四五”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规划》、《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规划,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贯彻全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聚焦“十四五”洱海保护治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为“十四五”期间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提供总纲和指导。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流域保护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湖心断面(洱海湖心、洱海北部湖心及小关邑)水质达到Ⅱ类,不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水生态功能恢复到良好水平。
四、规划任务
聚焦洱海保护治理瓶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促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流域空间管控方面,严守流域国土空间控制上限,统筹全域引导流域内外协调发展,减缓流域内人口与产业压力;强化流域三生空间分区管控,保育修复生态空间,优化城乡生活空间,集约园区生产空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推动流域一二三产业转型发展,全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典型示范区。
二是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科学合理统筹流域生态、生活、生产用水,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增效,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构建洱海流域健康水循环,实现流域内水资源优化调度,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外流域引水,实现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更加注重污染治理提质增效,村镇生活污染治理以污水收集率提升为重点,强化污水管网排查、评估与改造;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强调源头减量与过程削减,强化农田径流截蓄净化回用,实现水资源与营养物循环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突出“种养平衡”,强化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是流域水环境治理方面,以“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为指导,实施河流滨岸带修复与功能优化,强化河道生境与重要生态节点修复,优化河流水系水量调控,实现河道“水清、河畅、岸绿”的水生态新格局。
五是流域水生态修复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流域生态林业保护与质量提升;推进流域库塘湿地提质增效,提升库塘湿地净化效果和经济价值;优化湖滨缓冲带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持续强化洱海水生态系统调控与修复,恢复生态功能。
六是流域水灾害防治方面,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重抓基层,系统预防,精准预报,科学调度,不断完善防汛抗旱非工程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七是流域监管及基础研究方面,健全完善覆盖全流域各生态要素的环境监测网络和“智慧洱海”监管服务体系,夯实流域监测监控及综合监管基础;创新流域社会系统管理,推动流域生产向绿色、生活向低碳转变;强化洱海保护治理科技支撑和基础研究,支撑科学治湖;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工程设施运营管理与绩效评估,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五、规划重点工程
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形成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清单,主要包括空间管控、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七大类共69项工程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117.61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