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议政建言

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调查与思考

  • 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9日
  • 来源: 大理日报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小时候村里放广场电影时全村如同过节,端着小板凳到村里看电影是许多人记忆中的乡愁。但在手机、电视、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农村电影还受不受乡亲们的欢迎?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同事到一些县市,通过到放映现场走访、与群众聊天、找放映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得出了初步的看法:当前农村老年观众稳定,每个村都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天气好、农活少、影片精彩、人口较多的自然村,每场观影人数最多可达数百人;影片老中有新,一些经典的老电影常看常新、百看不厌,不仅吸引了大批中老年人观看,也吸引许多年轻人、甚至是一些少年儿童前来驻足流连;各级党委政府及村组积极支持,配合组织观影群众、安排放映场地等,也为顺利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供了保障。

但面对新传播媒体的挑战,农村电影放映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放映员待遇偏低。放映区域中,山区半山区占83.7%,坝区仅占16.3%,放映点多且分布分散,由此造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成本普遍较高。而放映执行的补贴标准是2010年开始执行的每场200元,扣除选片和交通费用,每场电影放映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开支,所以多数放映员白天都从事其他的工作,晚上则凭着一种情怀和责任到各村进行放映。二是设备逐渐老化。自2011年全面实施数字电影放映以来,配备的放映设备由于使用周期太长,多数已经进入老化和报废期,故障频发,目前靠着频繁维修来维持运行,设备更新刻不容缓。三是年轻人参与较少。如今文化消费呈多元化态势,农村多数人选择用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电视等媒介等进行文化消费,留守的年轻人主要通过手机接收外界信息,没有手机的少年儿童也更多通过电视来娱乐,观影群体更多集中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四是放映制约因素较多。农村电影放映大多以广场电影的方式进行,但室外放映受季节、温差、农忙和片源精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加之当前投放农村公益放映的电影存在老电影偏多、新电影偏少,小成本电影偏多、大制作电影偏少,对年轻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五是农村电影放映活力不足。农村电影院线公司虽然是企业运作,但并非完全市场主体,还受到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运作动力不足,经营能力不够,制约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发展活力。

经过调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农村公益电影的活力。一是加强选片互动,吸引年轻观众。适时优化片源,根据农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观影喜好,充实一批新的、有吸引力的、贴近农村生活的战斗片、生活片、喜剧片、戏曲片和适合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科教片;优化影片订购方式,以缩短订制周期、让农民参与选片等方式,力争让农民群众看上符合他们意愿和喜好的新影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通过补贴节目经费等方式,订购部分商业版权优秀影片投放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提高吸引力。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放映员待遇。在目前国家和省两级财政补贴资金保基本运转的前提下,建立持续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适当提高放映劳务费,充分调动放映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逐年更新设备,保障任务完成。现有的放映设备大多已经进入老化期,如不及时更新和替换,则不能保障正常的放映,经常处于维修停机状态。所以,财政应安排设备更新经费,根据设备折旧周期及老化情况逐年更新部分设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四是灵活安排放映,满足群众需要。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观影群体等因素,合理安排放映场次和节目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千方百计扩大电影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放映队在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基础上,要不断开拓经营市场,走公益和市场相结合的路子。五是加强教育宣传,积极沟通协调。各级要提高对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重要阵地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和指导协调。农村电影放映员要主动与放映点有关管理人员联系沟通、取得共识,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创造良好条件。(作者系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长王华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