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 索引号: 78747968T/2023-00078
  • 发布机构: 大理州住房城乡建设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42076号提案的答复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30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尊敬的李建新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大理州农村房屋建设关心和关注。您在州十四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提案”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建议站位高,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着眼于解决农村建房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问题,关乎村庄风貌体现更关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具有重要意义。现您提出的建议已交由我局办理我局真研究,现结合我州农村建房管理、传统村落建设等情况和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眼村庄规划,引领农村房屋合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及村庄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保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省启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服务基层发展,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2021年底前完成30%2022年底前完成40%2023年完成其余30%工作部署。我州深刻认识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目的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安排上。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及时印发我州“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方案,州县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技术专家咨询组,及时下达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三年编制任务。在村庄规划中科学、合理布局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宅基地、特色产业用地、空心村整治、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要素,强化村庄法定规划引领作用,让村庄规划能用、管用、实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面安排部署我州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各阶段各项工作。实时组织州、县市相关部门,乡镇、村级干部参加业务培训会议,累计开展培训279次,参训人数17097人。20212022 年共完成68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和技术审查工作,2023年度267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到2023年底可实现全州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并于年底前加快规划审批备案工作,确保全州村庄规划审批率达80%以上,入库备案率达50%以上。

根据20233月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在本轮村庄规划编制中,针对各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及项目进行规划、布局,提出了保护和发展思路、措施和相关管控要求。

(二)紧扣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推动人居环境稳步向好。为规范农村住房修缮加固及拆除重建,州住建局于202110月牵头制定了《洱海二级保护区内农村住房确需修缮加固或者拆除重建管理办法》,为洱海二级保护区内农户合规建房提供了指导依据,切实保障了农村住房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为强化农村建房管理,州住建局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报请州人民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全面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工作的通知》,并按职责积极参与州级联席会议制度。在农村房屋建设中,严格要求住建部门落实建房前、中、后“三到场”制度,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行为,防止不按图施工等违规行为,不断强化农村建房管理,扛实住建部门对农村建房指导和管理的职责。

(三)聚焦传统村落示范创建工作,强化历史文化赓续传承。州住建局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和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决制止破坏行为的通知》(建办科电〔202034号)等文件精神,在城乡建设、城市更新工作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逐步构建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建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目前,全州32个村落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至此我州共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162个中国传统村落,成为全国范围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州市,也是全省范围内传统村落最多的州市。同时进一步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全州名城(镇村街)规划期限至2035年新一轮保护规划修编和编制工作,将州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定列入州人大“十四五”期间立法计划。抓实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实施,67个全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项目已有61个村完工,中央补助资金15000万元已拨付9920万元、拨付比例66.13%

(四)立足农房建设项目实施,加大房屋风貌管控力度。州住建以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及民房功能提升为抓手,切实抓好农村房屋提质及村庄风貌管控。2022年争取中央资金4.5亿元,完成全州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农房抗震改造34739户。争取民族地区农房功能提升项目资金6078万元,将33个自然村列入全省民族地区农房功能提升项目试点名单,在民房功能提升项目实施中,坚持规划现行,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依据,制定整村实施方案和“一户一策”设计方案,结合村庄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建成一批“结构安全、分区合理、功能完善、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特色突出”的宜居农房。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多规合一”为依据,强化村庄规划实施管理。一是按照省级分步推进的要求,持续抓实“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在2023年底前完成其余30%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控机制,全面推行村庄网格化管理,实现行政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不断提高自然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配备率三是统筹落实好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建房合理需求,强化规划许可制度,严格规划审批管理,不断规范规划审查审批程序

(二)以普法强基行动为契机,加大依法建房宣传力度。一是结合普法强基行动,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省州印发的农村建房相关管理办法的宣传,不断提高村民依法建房意识,增强群众的土地保护意识和依法建房观念。二是加强《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建房通用图集》宣传,不断规范农村建房行为为持续加强农村建房传统工艺和文化元素传承,不断提升农房抗震防震水平,州住建局已下发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建房通用图集》,下步工作中,住建部门将结合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建房群众对通用图集的知晓率,不断强化传统村落新建房屋风貌管控,推动高水平生态绿色、安全宜居、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建设。

(三)以乡村建设工匠培训为重点,提高农村建房水平。乡村建设工匠是农村建房的中坚力量,是把握房屋风貌和质量的关键人。培育一批懂政策、懂技术的乡村建设工匠队伍至关重要。下步工作中,住建部门将持续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实施乡村建设工匠名录管理,开展乡村建设工匠信用评价,逐步推动建立农房建造“工匠责任制”,不断提升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房屋质量安全和风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房屋提升项目为抓手,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步工作中,住建部门将抓实房屋提升项目实施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积极争取民房功能提升项目,在确保“十四五”期间保持住房保障政策稳定的同时,统筹推进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等工作。在项目实施中,坚持规划现行,细化到户改造方案,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历史文化永续传承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城市更新为纽带,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一是抓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申报列级工作,逐步在我州形成第一层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第二层国家级、州级、县级传统村落,第三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层级完备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二是结合城市更新、体检工作,对涉及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要预先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做好项目专家评估论证工作,切实履行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监管责任。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不破坏传统风貌,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切实保护能够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不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古民居。三是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四是加强动态监管,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动态巡查和监测工作,落实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工作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住建部门将根据职能职责,不断加大农村建房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统筹力度。尊敬的李建新委员,再次感谢您对大理州农村房屋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我州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在此也恳请您今后能够继续对我州农村房屋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